参见器用部·衣冠“谢公屐”。唐雍陶《送徐使君赴岳州》:“巴陵山水郡,应称谢公游。”
汉谢公... 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淥水荡漾清猿啼。” 唐钱起《送包何东游》诗:“子好谢公跡,常吟孤屿诗。” 明高啟《天平山》诗:“难追谢公游,空发阮生慟。”3.指南朝齐谢朓。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4.指宋谢景初。 元费着《笺纸 ...
汉谢公屐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原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所穿,故称。事见《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巖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躡常着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南史‧谢灵运传》引此作“木屐”。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 ...
汉谢公岭在今浙江省乐清县雁荡山。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 清叶廷琯《吹网录‧<梦溪笔谈>记雁荡山》:“余近观潘稼堂《游鴈荡山记》,言石梁寺南出,过谢公岭,旧有落屐亭,云康乐至此而返。” ...
汉谢公乞墅相传前秦苻坚率眾百万,进驻淮肥,东晋京师震恐,而征讨大都督谢安“夷然无惧色”,且与其侄谢玄下棋赌别墅。“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惧,便為敌手而又不胜”,安以优势离去,临行,“顾谓其甥羊曇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遂破苻坚。乞,送 ...
汉游山屐即谢公屐。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製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 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着游山屐。” 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巔。” ...
汉游衍1.犹畅游。 叁国魏阮籍《咏怀》之五二:“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 唐丘丹《奉使过石门观瀑》诗:“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 清孙枝蔚《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诗:“林翁与方生,与我更游衍。”2.优游宽衍、从容不迫的样子。 唐杜甫《夜听许 ...
汉詆擿指责挑剔。 宋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诗:“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詆擿,杨生护己短,一定不肯易。”
汉阮生慟... ‧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跡所穷,輒慟哭而反。”后因以“阮生慟”為穷途悲嘆之典故。 明高啟《天平山》诗:“难追谢公游,空发阮生慟。”亦作“阮生嗟”、“阮生涕”。 清孔尚仁《桃花扇‧阻奸》:“穷途才解阮生嗟,无主江山信手拏。” 陈去病《岁 ...
汉峻极... 遒劲,為时所重,议者以谓如惊鸿避弋,饥鹰下韝,盖以言其风骨峻极,而少和淑之气焉!”4.古寺院名。在嵩山。 宋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诗:“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幘。”
汉丹井... ,丹井復寥泬。” 唐顾况《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清吴伟业《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许椽仙居丹井在,谢公游策碧云深。”
常识典故
契文举例山口大口费律母拟古运动提学道普陀宗乘之庙浅绛山水热依斯制西魏靖江王府遗址侯车室别董大卡达耶夫双剑誃诸子新证服务院科洛弟粱思永维科英法诸国编年史静静的群山马太·巴黎马雅可夫斯基一丸封七世珥貂七擒略三刀三握发三箭不设弦东山谢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