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272)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间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少颖慧。成年后与嵇康等友善,不愿进入仕途,但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也曾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等官职。向秀好老庄之学,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影响甚大,对玄学的盛行起了推动作用。向秀今存赋、文各一篇。为纪念亡友嵇康而作《思旧赋》是其代表作。
汉嵇向叁国魏嵇康和晋向秀的并称。两人曾在山阳為邻,共同锻铁,相交甚厚。 嵇康被杀, ...作《思旧赋》相追念。事见《晋书‧向秀传》。后因以借指挚友及其深厚的友谊。 唐钱起《客舍赠郑賁 ...
汉向笛嵇康被杀,其好友向秀过其宅,闻邻人吹笛,感音而嘆,乃作《思旧赋》。见《晋书‧ ...... 追思往事之意。 林景行《重过鬯春堂感旧》诗:“写忧祇剩黄壚在,感旧难任向笛悲。”
汉山向... 敷。”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吾乡卜葬,择日者以山向為準,有一年利东西,一年利南北之说。”2.晋代竹林七贤中山涛、向秀的并称。 南朝梁沉约《七贤论》:“自嵇阮之外,山向五人,止是风流器度,不為世臣所骇。” ...
汉趋向I亦作“趋嚮”。亦作“趋乡”。亦作“趍向”。 1.前往;前行。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正欲反迷,以寻生道;仓卒罔极,无所趍向。” 《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只為他志已立,故求所以趋向之路。” 明袁宗道《读<孟子>》:“直是趋向无路,凑泊不得。” 2.归向; ...
汉英秀1.优美;高尚。 《叁国志‧吴志‧张温传》:“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卓躒冠群。”2.才能卓越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舍英秀而杖常民者,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孟坚又云:‘刘向、扬 ...
汉闻笛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康安為司马昭所杀,秀经嵇康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 ...... 。” 宋戴復古《舟行往吊故人》诗:“倚篷思往事,闻笛為凄然。”
汉擢秀1.谓草木之欣欣向荣。 南朝宋沉演之《嘉禾颂》:“擢秀辰畦,扬颖角泽。” 唐白居易《有木》诗之七:“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宋苏軾《元修菜》诗:“种之秋雨餘,擢秀繁霜中。”2.形容人才之出眾。 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吾子植根芳苑,擢秀清流。” ...
汉迈俗超脱世俗。 《世说新语‧文学》“初,注《庄子》者数十家”刘孝标注引《向秀别传》:“秀与嵇康、吕安為友,趣舍不同。 嵇康傲世不羈,安放逸迈俗,而秀雅好读书。” 宋龚鼎臣《东原录》:“齐人王达灵者,高士 ...
汉髮秀谓头髮变白。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 吕向注:“髮秀谓髮白也。”
汉秀出美好特出。 《国语‧齐语》:“於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眾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风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唐白居易《代书》:“今其读书属文结草庐於巖谷间者,犹一二十人,即其中秀出者 ...
常识典故
汝窑盐场画像砖老庄学派頖宫丁度三国志注古事记夏燮恨赋朱谦之李沆汉官七种生日晚会瘸腿魔鬼约翰·克利斯朵夫隋唐演义三章令三遗矢不设弦云中鸡犬伍员忠刀头梦刺史天华亭清唳卧辙叉头钱唾面娄奴爱才孔漳才宣尼壁